开篇先说一段野史:
唐代奸相李林甫历史上以政治手腕毒辣著称,他有六个女儿,从小琴棋书画家教森严地培养,当朝人都暗自议论,他早早谋划将女儿的婚姻作为政治筹码。
不曾想,到了待嫁的年纪,李林甫便在客厅的墙壁上开一扇小窗,用各色装饰和纱缦掩住窗户。平日就让六个女儿坐在窗后,看客厅人来人往,让女儿们自行挑选中意的对象。这是李家快速乐的游戏。
女儿们相中的人高低贵贱皆有,李林甫统统同意,李林甫对女儿们说:“当初严格培养,是为了不管想嫁进去哪个婆家,你们都配得上”。
如果说在女子裹小脚无受教育权利的古代,也有什么嫁给爱情,这就是嫁给爱情了吧?在古代男尊女卑父权为天的背景中,李林甫的做法,算的上奇闻了吧?
这则野史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?
关于成功的暖爸,有一个近代名人不得不提,梁启超的子女个个成才,其中长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,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,五子梁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,著名的“一门三院士,九子皆才俊”。
梁启超接受解玺璋的采访时说,他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,听说女儿思庄英文考试不及格,会放下所有工作,写信宽慰她。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在《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》中写:“他对每个儿女的前途都有周到的考虑和付出。”
但梁启超从不强求孩子们按照自己意图去选择职业。考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被认为是不吉利、不被看好的冷门专业,次子梁思永却坚定表示要美学习考古。
梁启超极力支持:中国不能放任自家的宝贝被人夺走,中国学者应该努力建立自己国家的考古学科。
新中国成立后,梁思永担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,还留有《梁思永考古论文集》这样的经典传世。
这些高明的父母,并没有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,相反,他们一开始管的很严格,把孩子教育培养的很强悍。
但这个强悍不是为了服从,而是为了叛逆,叛逆时代的桎梏,叛逆世人的眼光,叛逆一切却走向自身强大。
自由是我们给孩子较好的礼物
曾经流行过一句话,世界很大,我希望去外面看看。
但若只是送给孩子一张双程头等舱机票这种“看看”,还是肤浅,有价值的看看,是支持孩子在这个世界选择他认同的身份,给他配备相应的条件,辅助他得到渴望的体验。
这个身份不一定符合父母的预期,甚至让父母受到打击,但这个正考验了父母的强大。
龙应台的大儿子安德烈,一次抽着烟跟妈妈慢慢说,我觉得我这辈子,肯定不会有你成功,我就是个普通人,我希望你接受这点。
龙应台为此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,叫做《给河马刷牙》。她说,只要你真的认同你的价值,你给河马刷牙,我也开心。
但她强调,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,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,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。
提摩是龙应台孩子的朋友,41岁了,仍旧失业,所以和母亲住在一起。没事的时候,坐在临街的窗口,提摩画长颈鹿。
龙应台对儿子假如选择给河马刷牙的建议是:
当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,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,而你依然觉得自己喜欢动物研究——那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,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“平庸”。
后,龙应台说出段著名的话——
要求你读书用功,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,而是因为,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,选择有意义、有时间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谋生。
身为父母,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就是如此——